媒体理工

媒体理工

当前位置:首页  媒体理工

“庄俨现象”的心理解读【常州晚报—新教育】

发布时间:2004-05-13来源:招生就业处浏览次数:1966设置

新闻索引:
      庄俨,武进某中学高一(4)班学生,在这个班,她的入学成绩是第一名。
      正如她在周记作文《我的泪》中所说:历次考试都不理想;去牟冬天参加12·9文艺汇演,没有获得理想的奖次;前几天参加学校团委组织的“祖国明天更美好”演讲比赛,在初赛中被淘汰。
     多次的失望,她似乎再也承受不住了,在我安慰她时,她的眼泪控制不住了,痛快淋漓地倾泻下来,虽然是当着全班同学的面。
     我知道,她的泪水如注,决不仅仅是为此次演讲的失利。
     我知道,有“眼泪就要掉下来”这种感觉的同学还有不少——在重点高中,抑或重点中学。因为在原先的学校、原先的班级里,他们大都是老师的掌上明珠,可是一旦进人了重点高中(或中学),高手云集,必然的,多数学生会有失落、失宠感。只是,很难找到像庄俨这样典型的例子罢了。
      所以,我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庄俨现象”。
     “庄俨现象”应当引起老师、学校、家长和学生本身的足够重视。
                                                   成林

 

“庄俨现象”并非个别,在不少重点中学甚至具有普遍性,理应引起学校、老师、家长和学生本人的足够重视。就“庄俨现象”的产生原因、有效对策及其解决办法,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心理教育研究所的5位心理学老师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谈了自己的看法,或许有参考价值。

 

   当事实无法改变,请尝试改变态度

 

(崔景贵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心理教育研究所所长、副教授、博士,浙江大学在站博士后)

 

    我觉得,庄俨最需要改变的是自己的心态。米勒说:“你的生活并非全数由生活所发生的事情来决定,而由你自己面对生活的态度,与你的灵魂对待事情的态度来决定。”同样是半杯水,积极乐观者庆幸“还有半杯水”,而消极悲观者觉得“只剩了半杯水”。可以说,消极悲观的心态占据了庄俨同学的生活,使得她的心理世界显得“乌云密布”、“暗无天日”。

播下一种心态,收获一种思想;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心态改变,命运就能随之改变。(萨克雷语)也许,我们可以自信地说,这个伟大时代的一个重大发现就是,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我们的心态来改变我们的生活,通过保持积极的心态、乐观的心态、年轻的心态来体验、感受和拥有生命中更多的阳光。我们当然无法预料人生旅途是风和日丽,还是骤雨交加,但我们可以选择在逆境中奋斗,在失败中奋起,在困难中坚持,在挫折中洒脱和在错误中觉醒,选择乐观、向上和积极的心态,来重塑一个更好更优、自信自如的“本我”、“真我”。

以积极的心态对待现实,就是要对现实采取“一分为二”的态度。现实生活总是善与恶同在,光明与黑暗并存,顺境与逆境交错。积极的心态,其主要标志:一是热爱生活,能不断体验到生活的乐趣,二是要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并不断为追求更高的生活目标而奋斗,三是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不悲观丧气,能够勇往直前。

 

学习不是为了分数

 

张冬梅(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心理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

 

    哭是最简单的情绪宣泄方法。哭完了之后,我们还需要理性的思考,真正理解痛苦的事情是怎么一回事,是事情本身让我们感到痛苦,还是我们自己对事情的不合理认识让我们感到痛苦。庄俨在重点高中、重点班级成绩不再名列前茅,于是,她感到痛苦。要知道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考试,考试只是检查学习效果的手段。考试分数只是一个标志,标志一个阶段的学习状态,而不是永久的学习状态,更不能说明将来的成就大小。

不要为了片面的学习目的,使得自己陷入痛苦的分数至上的泥潭。学校的成绩排名只是一个小团体的排名,要知道这个世界好大好大,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不断超越自我,不断拓展进步,而不是盲目不停地与别人比较,越比越焦虑,越比越痛苦。

当我们对事情有了合理的认识,我们就会变得心平气和。看看课外读物,听听音乐,参加体育活动,会帮助我们放松紧张的心情,与伙伴聊聊天,我们会感到朋友的友善与温暖,驱散孤独与焦虑。走进大自然,在绿色如荫鸟语花香的世界里,放飞你的心情。

 

 

坦然面对失败,寻回真实自我

 

方翰青(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心理教育研究所副教授)

 在庄俨身上我看到三个“冲突”:

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冲突:庄俨,曾是一个生活经历辉煌,成就欲望强烈,自我设计完美,志向理想远大的优秀生。理想自我定位是学业成绩优异,能力才华出众。然而,现实自我却是历次考试均告失败,文艺表演未获佳绩,演讲比赛未进复赛。二者之间的巨大落差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内心冲突,导致了“愧疚”、“懊悔”、“悲痛”、“绝望”等消极情绪的产生。

自尊心与自卑感的冲突能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省武高奥赛班,学号为1,使她对自己的能力、才华和未来充满了自信,深信自己“是一颗闪亮的星星”,时过不久,她却发现“山外有山”,于是就怀疑自己,否定自己,认为自己一无是处,自尊心和自卑感激烈冲突,尤其是接二连三的“失败”的打击,自卑感越来越强,主宰了她的心灵,认为自己是“差生”,“世界一片黑暗,连最后的一点亮光都没有了”。

追求上进与自我消沉的冲突:历经诸多的失败后,庄俨虽然消沉,却又不甘自弃,依然试图奋进,“我也需要鲜花和掌声”。可是她又自感“无用”,甚或是“罪人”,内心极为矛盾,烦躁、不安、焦虑由此产生。

对策:

昨日失败,坦然接受:坦然地面对发生了的,正在发生的和将要发生的一切吧!曾经的失败,都已成明黄花,今日何不将自己重新定位。《圣经》中说,谁要是过分留恋昨天的不幸,谁就会失去争取明天幸福的信心。

选择坚强,锤炼自我:要想征服失败,你就要揭去“无用”、“罪人”、和“从未成功”等自我标签,对自己坚决地说:“我能”、“我行”,“天生我材必有用”。只有这样,你才能对失败报以淡淡的一笑,让你超越自我,迎来成功。

 

为明天着想,而不是着急!

 

  波(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心理教育研究所心理学硕士)

 

    挫折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应该辨证地看待它。尽管挫折是人生道路上的逆流,往往会给人带来不幸。但是,挫折也具有积极的方面,如挫折能增长人的聪明才智,能激发人的进取精神,能增强人的耐挫力。“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面对挫折,潘柯要做的、能做的就是积极增强耐挫力,因为耐挫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和健康水平。巴尔扎克说过,“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者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则是一个万丈深渊。”因此,即使遭遇挫折,也不要采取自暴自弃、消极逃避等消极行为,不要忧郁、愤怒,而应将苦闷情绪通过某种合法、合情、合理的方式发泄出去,从而使身心平衡。要知道,黑暗的尽头就是光明。

    遭遇挫折对每一个人来说,都在所难免的,在挫折面前要进行合理归因,及时反省。“吃一堑,长一智。”对自己做较为客观、全面的认识和评价。然后,建立适合自己现有水平特点的行为目标。重新审视现行目标的现实性和可能性。如果目标设置不当,应该及时转移目标,重新设计目标,或者寻找新目标。“失之东隅,收之桑榆。”面对可能实现的目标,应该相信自己并执着追求。

让我们为明天着想,而不是着急!

 

优化交往模式,释放内在愧疚

 

张长英(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心理教育研究所心理学硕士)

 

庄俨同学觉得辜负了他人对自己的期望,承受不了别人的关心爱护,因为自己没有给他们满意的成绩作为回报,于是感到内疚。更重要的是,害怕这一次一次的失败,损害自身在他人心目中原先所形成的那种“好女儿”、“好学生”、“好同学”的良好形象,于是产生了由内疚到局促不安的痛苦感受。正如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霍曼斯社会交换论中所讲的那样,人们指望通过交往,得到的“报酬”与他们付出的“代价”成比例,如果总是自我感受得到“利益”而不付出“代价”,个人就会感到内疚。也就是说,若个体带着“你好——我不好”的交往模式来看待和周围他人的交往,就可能会产生内疚心理。一直背负着“犯罪感”的沉重包袱,一味地沉陷于内疚中,往往会人为地树立一道与他人的交往屏障,从而阻碍与他人的顺利交往。

庄俨同学,你有伤心的泪就缓缓地流吧,流出你的悲痛,走出你的自卑,宣泄出你沉重的心理压力,也释放出你万般的内疚之情。但在宣泄与释放之后,我们希望更多的“庄俨”同学能够采用“你好—我也好,你行—我也行”的交往心理模式,改善与周围人的交往技术,眼前会出现一片晴朗的天空。

         常州晚报——新教育 2004.5.10  C1版  


返回原图
/